|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or on the Web,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Slack, and browsed web pages.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07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李紘慈 2 years, 9 months ago

 

 

本週上課主題
澳門人與澳門模式
誰是香港原住民

 

 


 

澳門和香港同是中國「特區」 卻有五大不同

https://www.bing.com/videos/search?q=%e6%be%b3%e9%96%80&&view=detail&mid=C6D50968CA416DBF40ABC6D50968CA416DBF40AB&&FORM=VRDGAR&ru=%2Fvideos%2Fsearch%3Fq%3D%25e6%25be%25b3%25e9%2596%2580%26FORM%3DHDRSC3

 

華語109 郭健敏 40585132I

 

台灣有很多原住民,並且有不同種族之分。但在香港,那些原居民,就是所謂的原住民的意思。大多數來自於新界這個區域。

香港也是一個移民的小城市,很多香港人都不是原本就生活在這裡的,有的是偷渡來的,有的是以前爺爺奶奶那一代在日戰時期逃亡來的。而香港新界的原居民就一直都說自己是正宗的香港人,稱自己的祖先早就在香港開阜以前就在這片土地生根並且開枝散葉。

但最近有不少研究指出,新界的原居民其實就是圈地競賽和宗族建構的大贏家,他們的勝利是因為「官紳鄉黑」,得到官蔭,再擺出儒紳姿態,建立起他們的宗族並壟斷。這些原居民,在明清年代侵吞霸佔一些弱族的田地,世代壟斷。如今香港有很多土地規劃和發展,讀遭受到很多所謂新界的原居民反對,很多學者都指氣使他們只是想提高自己的土地價值,希望政府以更好的價錢將土地買下。

香港大部分人的思想,就是想逃出中國權力下的制抓,但是某些原居民為了達到金錢上的利益,都串通奸商,奉承官府等等,其實不是等同欺壓香港的發展與香港人的福利嗎?反佔中事件中,721日當天原居民與黑警勾結,打壓港人,這就是所謂「正宗香港人」的行為嗎?


40485115I 呂承叡

說到底,澳門人之所以不若香港人一般對中國抱持著那麼強烈的反感,我認為是源自於兩點。第一,澳門人回歸中國的時候並沒有「五十年不變」的想像,因此也不會對於突如其來的限縮政治權利感到不滿;第二,澳門人沒有香港人的相對剝奪感,對香港人而言,房價被中國人炒高已經是習以為常了,無法好好生存也變成香港人反抗中國的一個主因。

 


 

華語111 劉玉萍

香港原居民的定義看起來十分簡單﹐但中間也有不少的學問。現在我們對香港的定義是指今天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境﹐前身是英國殖民地香港。

英國人首先統治的是香港島。鴉片戰爭以後﹐英國人在1842年通過南京條約﹐強迫滿清政府“割讓”香港島﹐跟着又在1861年通過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和昂船洲﹐最後又在1898年租界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新界和236個離島。

英國人來到香港以前﹐香港島已經有一些以農業和捕魚為生的居民。例如在英國人來到香港初期﹐進行了人口調查﹐發現島上有3000個居民﹐大都從事農業和漁業。後來廣州人來到香港市區做生意﹐香港也慢慢發展起來。

由於香港和九龍半島是割讓給英國的﹐所以英國政府不認為上面的居民應該有什麼權利。但對於“租借”得來的新界﹐經過多方的爭取﹐英國人卻承認新界人可以繼承祖先的土地﹐1973年起男性可以建一間三層高﹑面積不超過700平方英尺的房子﹐俗稱丁屋。

因此﹐從法律上而言﹐香港只有在新界才會有原居民。九龍原來的13個鄉村和香港島上居住的農民﹑漁民﹐不能算是原居民。早在英國人來港以前在香港水域捕魚的漁民﹐由於沒有土地﹐也不能視作原居民。香港原居民的人數在過去和現在僅能作粗略估計﹐一般認為連同移居海外的人數﹐大約有五六十萬﹐常住在香港的有三四十萬。

當然﹐從比較廣義的考慮﹐在1842年以前已經在香港﹑九龍生活的華人居民﹐也應該算作為“原居民”的﹐但這樣會牽涉更多的法律和學術上的問題﹐我們不打算再這裡研究。


 

40784260I 崔美娜

誰是香港的原住民?香港新界的原居民,一直都自詡為正宗的香港人,並自豪地宣稱其祖先在香港開埠前,就已在這片土地上開枝散葉。他們無視都市規劃的必要,堅持自己有權任意使用其土地:縦使任何一個現代國家都會以公權力規劃私有用地的用途,原居民卻堅稱任何符合現代邏輯的限制,都源於英國人對其傳統權益的侵害。對於近年的本土思潮,他們更是嗤之以鼻。時事評論員李芄紫曾為原居民護航,認為大部份香港人的祖先是在開埠後才移民香港,只能算是「次生港人」,根本沒有資格對「正宗港人」指指點點。


 

40385132i  王臣翠

澳門和香港不同之處,所謂山高皇帝遠,雖然兩個都曾經被葡萄牙殖民過,但是當回歸的時候,兩個地方的文化卻已經不同了,澳門所處地方靠近中國,所以變化也就還好,而香港回歸後變成了一國兩制。


 

40585231I

澳門之所以不像香港那樣對自己的主權與政治權利被壓縮感到敏感,是因為澳門從未像香港一樣成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紐約倫敦香港之一,也不像香港一樣有強烈的文化輸出,因此除了同樣說粵語之外很獨立出中國以外的身份認同。但香港並不像澳門一樣,我們曾經站在世界之巔,即使到了現在中國許多的企業都是透過香港上市,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因此香港人本身的自傲,造成與澳門截然不同的原因


 

40684250i  梁梅昌

澳門社會是個移民社會,人口經歷多次機械式的大幅度增減,都是因大量移民遷入與遷出所致因此社會內的共同目的與行動應由整體澳門人去建構及遵行否則少不了會發生新移民和原住民之間的衝突。


 

40684256I 黃麗煥

在兩岸政治僵局難解的現實下,“澳門模式”開創了兩岸事務性議題的常態化協商平臺與模式。首先,兩岸應該維持“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公司對公司”的默契,在公權力的主導下,事前充分溝通,傾聽和尊重“民意代表”的意見,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妥協方案。其次,抱著共同對兩岸人民承擔責任的態度,兩岸在協商中彼此充分尊重,做出相應讓步,達成最後共識。最後,公權力應抱互信而非敵對的原則,展現實際作為,解決攸關兩岸民眾利益的事務性議題,推動兩岸關係良性發展。

 

 

40385133I歐陽昭集

澳門政府對待澳門公民福利很好。每個月有生活補助。因為澳門的經濟發展得不錯,他們以賭場為主。

 

 


 

 

歐陽昭集 said

at 8:06 am on May 4, 2020
Reply Delete

40385133I歐陽昭集
澳門政府對待澳門公民福利很好。每個月有生活補助。因為澳門的經濟發展得不錯,他們以賭場為主。

 

 

40585212I 李紘慈

文化身分認同是每個不同地區、種族、國家都會遇到的問題,包括香港在內的嶺南地區,起先是因為講的是各種侗台語系的語言而歸類成一起,在血緣文化上都與東南亞比較接近。但後來漢武帝吞滅南越國,東亞大陸帝國對嶺南的控制也因此逐漸不穏固。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得知造成文化認同的分歧,不只會因為人民自主移居而影響,更多時候是受到國家侵略的不得已。新界的原居民對自身身分的自詡,遵循自己的儒家禮教,無視都市規劃的必要,堅持自己仍有權任意使用其土地,這樣真的是正確的行為嗎?

 

 

 

 

Comments (1)

歐陽昭集 said

at 8:06 am on May 4, 2020

40385133I歐陽昭集
澳門政府對待澳門公民福利很好。每個月有生活補助。因為澳門的經濟發展得不錯,他們以賭場為主。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