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or on the Web,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Slack, and browsed web pages.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08

This version was saved 2 years, 11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劉玉萍
on April 27, 2020 at 11:10:24 am
 

 

 

新加坡

 

1. 誰是新加坡人?

2. 新加坡如何使用移民資源?

 


新加坡:一個被逼獨立的「彈丸小國」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200

 

如何打造一個不會講「國語」的國家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3856

 


 

 

華語109 郭健敏 40585132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fWpBg16xU

 

這個影片分享給大家,內容大概是透過一個隨隨機訪問新加坡的居民來了解新加坡人說華語的一個狀況。

 

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馬來文,當然英文也是很重要被使用的語言,而且新加坡其實是有華人組成,但是常說華語的人卻不多,大多數人的溝通都是用「SIingalish」,是參雜馬來文,英文,華語和廣東話的新加坡特有語言。

但不難發現,新加坡人並不是很常說華語或是不愛講華語是有一些根據的。在教育環境來說,新加坡因為政治經濟等等的因素,在六十年代的時候政府就決定了以英文作為當地中學的教學語言。儘管是當地的華僑華校都要使用英文教學,那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就順理成章的都是英語了。除了回家講兩句簡單的生活華語,可能也不太有機會說。

在社會環境當中,新加坡雖然說是華人居多,但是馬來人,印度人也不少。這樣的多元族群之下,英語當然就成為了不同族群溝通的唯一橋樑。同時,當地普遍也認為,英文是比較高級的。畢竟在菁英階層或是國際社會上,英文的使用絕對比華語來得多,甚至說是一個社會象徵也不為過。所以說,對於新加坡本地人來說,華語,只不過是一個生活化,或是一個輔助性的語言罷了。


40485115I 呂承叡

課堂討論的時候提到新加坡吸納人才的模式是以移民資格來吸收外國人才,我認為這項政策相當合理且非常有效率。諸如日本吸收IT人才,美澳吸收經濟人才一般,許多國家都以「具備專業能力」來作為吸收移民的必要條件。回到關於這些移民的國家認同,我認為對會選擇這樣的方案的移民者而言,移民地勢必是有遠大於其母國的生存優勢,故移民地國家只要能保障移民者的生活水準,多半不需要擔心其「認同心」的變化。

 


華語111 劉玉萍

新加坡大規模引入外國華人移民,主要基於兩個因素,一是新加坡本土華人出生率在20世紀80年代後大規模下降。1985年的華人出生率為1.5%,2006年更是降到了1.11%,遠不足以維持人口更替水平,而華人是新加坡的主體族群,出生率的下降也導致新加坡勞動力的迅速減少。

二是新加坡的人才立國戰略。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國家,天然資源奇缺,因此一直鼓勵資本密集型的金融和高科技產業發展,與此相配套的是確立人才立國戰略。

 

 

         
  08-戰前新加坡的華文報刊.PDF        
  08-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pdf        
  08-新加坡語言環境.PDF      
  08-新加坡語言規劃.pdf      
  08-新加坡語言政策與語言計劃.PDF      
  08-新加坡國家認同.pdf      
  08-張君川-新加坡講華語運動.pdf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