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or on the Web,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Slack, and browsed web pages.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13

This version was saved 2 years, 9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梁梅昌
on June 15, 2020 at 11:21:12 am
 

 

 

本週主題: 

 

印尼華人

印尼華人認同

 

華語系   歐陽昭集

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地方,印尼屬於第四多華人最多的國家印尼禁華文禁了32年,所以導致中文流失的結果,泰國用溫和漸進式同化華人,但印尼不是,印尼發生930事件-大概死150萬人華人。

結論就是華文人才斷層,所以現在印尼很缺華語教師。其實現在是中國時代的來臨,每個國家都除了英文都在學習中文,所以嚴重缺乏華語教師。

 


 

華語110   梁梅昌

老一輩的印尼華人可能依然具有華人認同,但在1960年代左右出生的印尼華人公民,大多數都在這時期被「印尼化」,「僑生華人」或「新客華人」的華人認同便不再重要,而是「印尼華裔」取代了他們的認同。

「印尼華裔」這樣的認同標示著他們把自己放在印尼民族國家的想像共同體中,但同時不可忽略「華人」群體的認同類屬。我們可以發現,印尼華人早已把印尼當作自己真正的家鄉,但是即便印尼華裔已心向印尼,卻依然在日常生活中遭受到種種歧視,使他們對其認同產生質疑與厭惡。


 

華語系 王臣翠

印尼華人大部分都是來自福建和廣東,由於來印尼的時間長久了,所以大部分的印尼華人都不會講華語,而且他們的後代都認為說自己是印尼人,大部分都不說華語,都說閩南語這些,但是近代由於中國的強大,他們也漸漸的學習中文,為將來找一份好工作。


 

華語111 劉玉萍

印尼華人認同

王賡武(1999)認為東南亞的海外華人擁有不成比例的經濟影響力,他們的趨向是分化成至少三個群體:人數越來越多地對新誕生國家表示認同,寧願專注於確切屬於自己的種族社區的一群,保留了對中國文化的認同的少數一群,這三個群體人口的比例當然因國而異。如果這些國家想獲得穩定和經濟發展的話,可能當地的民族主義要放緩對於同質化的追求,以免形成太大的壓迫。它們要滿足於通過合作,以及對地區內部事務要協商,也許還要維護地區內部的相互依存,才能漸進地構建自己的民族(轉引自劉宏、黃堅立 1999),但實際的發展往往不是如此。

 


 

40585231I 呂景康

東南亞國家對於無論是台灣或是香港來說都是相當陌生的一塊。明明這些國家有著相當優秀的人力資源與專業人才,但我們卻系統性的在所接受的教育裡面缺乏了這一塊.或許這就是由國民政府所傳過來的大中華價值觀,只有我國是萬國之國,萬邦來朝,雖然隨著時代進步我們不再從明面上鄙視這些國家,但不討論或許也是一種我們意識形態的取態。

 


 

40684256I 黃麗煥

印尼人對華人會有這麼深的成見,主要是因為華人掌握了印尼大部分的經濟命脈;而擁有華裔背景的鍾萬學想要連任省長,更是讓印尼華人除了經濟外,也企圖掌控政治的想像。

聽說瓦希德總統因為有一點華人血統,所以才主張開放的華人政策,讓華人的地位慢慢恢復。雖然在瓦希德時期華人禁令解除,但印尼華人辦理身份證時仍需要事先取得「印尼國籍證」,但辦理手續繁雜,而且所費不貲。因此當時有為數二、三十萬較貧窮的印尼華人沒有身份證,在社會上寸步難行。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